人形機器人將取代長照人力?從跳舞到護理,AI機器人進軍醫療照護的未來圖像
- 建宏 李
- 18小时前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女媧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
你曾看過會跳舞的機器人嗎?隨著科技進步,電影《變人》中機器人「安德魯」的場景正逐步走入現實。2025年被稱為「人形機器人元年」,輝達黃仁勳、特斯拉馬斯克等科技領袖紛紛指出,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未來不可逆的趨勢。特斯拉近期公開其Optimus機器人跳舞的影片,更加深機器人進入日常生活的想像。
在高齡化與勞力短缺壓力下,人形機器人被視為解決長照與醫療人力問題的關鍵。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發的AIREC照護機器人,能協助照顧高齡者日常生活,如翻身、起坐與預防褥瘡,預計2030年上市,價格約為200萬元新台幣。儘管價格不低,但在人力成本日益高漲的前提下,機器人投資可能三年回本,並具更高穩定性與效率。
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正在快速擴張,2025年估達719億美元,2030年預計突破1750億美元。國際機器人聯盟(IFR)已將「健康醫療型機器人」獨立為第三大類,反映其在全球關注度提升。
在台灣,智慧醫療機器人已應用於五大領域,包括手術輔助、物流配送、復健助行、護理協助與陪伴照護。代表性例子如達文西手術機器人、福寶外骨骼、女媧Kebbi智能陪伴機器人等。
不過,目前機器人在醫院導入的普及度仍受限。物流機器人如AMR雖技術成熟,但因醫院環境複雜,仍需克服避障與安全疑慮。此外,醫護人員與機器人間的協作方式仍需時間磨合與信任建立。
隨著勞動力不足日趨嚴重,醫療與照護機器人的發展已不再是選項,而是未來的必然趨勢。從跳舞的Optimus到高齡照護的AIREC,機器人正一步步邁向人類生活的核心場域,預示著一場關於勞動、人性與科技的新革命正悄然展開。

Comments